恩施州2024年度省级生态乡镇、村核查报告
一、申报情况
2024年,恩施州共申报省级生态乡镇1个(恩施市舞阳坝街道)、省级生态村12个。
二、核查情况
2024年1月上旬,州环委办组织各县市环委办开展了现场核查。按照省厅要求,核查分为资料核查与现场核查。
(一)资料核查
主要包括申报表、基本情况、创建方案、创建工作总结、指标完成情况及支撑材料等。重点核查申报材料的完整性、规范性和真实性。核查范围为全部申报对象。经核查,各申报对象提供了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证明材料、反映创建工作情况的图片,申报资料完整、规范,符合《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管理规程》的要求。
(二)现场核查
对本次申报的恩施市舞阳坝1个乡镇、恩施市盛家坝镇石栏村等12个村进行了现场核查。现场主要查看污水处理厂、人工湿地、创建宣传、人居环境整治、规模养殖场等情况,核实指标完成情况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(具体核查情况见附件)。经现场核查,1个乡镇、12个村各项指标与申报资料一致,满足申报要求。
三、典型工作及经验
(一)恩施市五峰山社区坚持党建引领,打造共同缔造试点
随着恩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,五峰山由城边山逐步演变为城中山,与中心城区的关系日渐紧密,毗邻4A级景区女儿城,已成为城市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功能板块,地理区位十分优越且独特,是州城人民的“后花园”。2021年五峰山社区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, 2022年确定为湖北省共同缔造试点,社区紧扣传承红色基因、建好红色阵地、发展红色经济、建美红色村庄, 坚持高位推动、规划谋动、政社联动、党群互动模式,以挖掘红色文化、发展集体经济、改善人居环境为工作重点,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,引领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。
(二)利川市优中选优,以浓厚的创建氛围发挥典型示范效应
朝阳村位于利川市西北部“中国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场”齐岳山脚下,以生态村建设工作为抓手,依托朝阳洞景区项目,打造“梦里水乡”, 以香淹坝、头洞桥2个生态产粮区为核心,发展宜居、宜业、宜游、宜养的精品民宿20户以上,实现年游客流量30万人次,年旅游综合收入1500万元。创建朝阳河生态绿色走廊,建成“振兴之路”“核心价值观”“山水乡愁”“诗画南坪”等为主题的生态长廊景观。朝阳村荣获湖北省2019年度美丽乡村试点村,并列入利川市2020年乡村振兴重点村。
(三)建始县齐抓共管共同发力,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
建始县景阳镇大里村多措并举,全力推进生态文明项目建设。申请乡村振兴局产业建设资金65万元,建水池、水渠,改善供水问题。申请农村公路局投资20万元修4.5米宽产业路,支持产业发展。增设变压器4台,完成大里村高压线路改造,迁改老旧电杆根,消除部分拦路桩。争取州级文物局资金10万元,修善梯耳岩1300米山间古道。建始县公路管理局出资13万,修建公路服务停车场;组织部投资100万建设贡米加工厂,壮大促村集体经济。
(四)宣恩县因地制宜,发展特色产业
李家河镇金陵寨村以白柚、蔬菜、樱桃、柑桔、李子、黄金梨、黄桃为特色产业。村内现已入驻恩航农业、富源农业、食源农业 三家农业企业,流转土地2000余亩,发展白柚、樱桃、蔬 菜等产业。其中宣恩恩航富硒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餐饮、水果、休闲观光等;宣恩富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白柚种植及柚子茶加工;湖北食源农业以蔬菜种植为主,规划建成500亩标准化蔬菜大棚基地,目前已建成蔬菜基地120 亩,建成投产大棚40多亩。全村留存柑橘大约1300亩,百亿草莓种植经营大户瞿洪成,发展大棚自采草莓园15余亩,水田流转种植莲藕20亩,肉牛养殖大户有吴小东养殖50头、周仕红养殖30头、李大勇养殖40头,均获得一定的收益。
(五)咸丰县合理布局,发展经济兼顾生态环境保护
清坪镇清水塘村坚持因地制宜,通过优化布局和区域分工,发展特色产业油茶1206余亩、白茶400余亩、烟叶600亩、辣椒200亩。利用好本村现有的优异资源,走高质、精品的绿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。同时村支部积极探索致富增收渠道,带领党
员、组长、村民代表等外出参观考察学习,因地制宜发展产业,先后成立多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。如今,清水塘村的油茶种植面积达1206余亩,白茶400余亩逐步进入增收期,清水塘村“两茶”产业的兴起 ,给不少村民铺设了“家门口的就业路、致富路”。
(六)鹤峰县致力乡村建设,缔造幸福家园
下坪乡上村村通过几年的发展,全村由原来的只有1条通村硬化主公路变为现在的水泥路组组连接、户户相通。原来全村800多口人有近一半的家庭供水没有保障,而且还因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经常引发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,现在全村共有水源地3个,集中供水水池15个,小水窖51口,全村管网进行重新规划和铺设,制定管水制度,建立用水有偿服务机制,做到了“一管清水进农家、村民用水有规范”。原来电桩采用木杆支撑,电压负荷有限,经常停电,产业发展受限,通过对全村所有农网进行改造,木质电杆全部变为水泥电杆,新增变压器3台,全村现有变压器10台,老百姓生活生产用电完全有保障。通过对通讯设施的改造,实现了全村4G信号全覆盖,宽带入户率达到65%以上。新建村委会功能齐全,设备先进,有标准的便民服务大厅,有宽敞明亮的会议室,有宽阔的广场,有老百姓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,现代化办公设备一应俱全。有单独的村级卫生室,配有专职村医,基本医疗设施设备齐全,老百姓小病就近就医方便。
四、核查结论
恩施州2024年度省级生态乡镇、生态村创建工作总体情况良好,所申报的1个生态乡镇、12个生态村基本符合申报要求。按照优中选优,发挥典型示范效应的原则,优先考虑乡村振兴重点村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、特色优势村等具有特色优势的村。州环委办根据资料核查和现场核查情况,将恩施市舞阳坝街道确定为优先申报乡镇,恩施市五峰山社区,利川市朱砂屯村,建始县大里村、金建社区,巴东县大土坪村,宣恩县金陵寨村,咸丰县清水塘村、中寨坝村,来凤县龙潭坪村、正坪村,鹤峰县上村村、江坪村等12个村确定为优先申报村。
附件:省级生态乡镇、村核查记录表
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
2024年1月30日
附件:
省级生态乡镇、村核查记录表
序号 | 生态乡镇、村 | 污水处理情况 | 垃圾处理情况 | 人居环境 | 改厕情况 | 宣传情况 | 特色亮点工作 | 申报材料 | 主要问题 | 是否符合 |
1 | 恩施市舞阳坝街道 | 管理处已铺设污水官网,污水处理率达到100%。 | 管理处辖区生活垃圾收集后运送至恩施市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。 | 好 |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。 | 好 | 以双创为抓手,做强志愿服务品牌。街道成立了8个社工站,创建52支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队,其中五峰山组建的“五峰义警”作用发挥明显,得到省级媒体的肯定推介;官坡社区的“五心暖夕阳”关爱老人的志愿服务得到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宣传和群众的好评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2 | 恩施市五峰山社区 | 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%。 |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为100% | 好 |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。 | 好 | 2021年五峰山社区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,2022年确定为湖北省共同缔造试点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3 | 利川市团堡镇朱砂屯村 | 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100%,辖区内无黑臭水体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67% | 全面落实保洁制度,全村共配备5个保洁员,家家户户配备垃圾桶,确定专人定时清运垃圾,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为100% | 好 | 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数为600户,同期行政区域内农户总数为680户,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88%。 | 好 | 一是发展特色产业,提高基础收入。按照“产业拉动、龙头带动”的思路,加大能人大户的培育,加快特色产业发展,增加农民收入;二是成立魔芋、雷竹专业合作社,走专业化、产业化、合作化道路。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4 | 建始县景阳镇大里村 | 污水治理率达到71.4%,村内不涉及黑臭水体 | 修建4个垃圾分类亭,发放垃圾桶250余个,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100% | 好 | 居住在村农户的厕改做到了应改尽改,全村改厕300个,率先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厕改任务,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% | 好 | 申请乡村振兴局产业建设资金65万,建水池、水渠,改善供水问题。结合大里村实际,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5 | 建始县业州镇金建社区 | 饮用水合格率100%。 | 建始县城乡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项目—250T生活垃圾标准转运站建设项目位于金建社区。 | 好 |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2.23%。 | 好 | 用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,主导产业有富硒玉米1100余亩,富硒土豆800余亩,富硒油菜700余亩,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9万元以上。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6 | 巴东县溪丘湾乡大土坪村 | 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率100%,生活污水处理率85% |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100%; | 好 |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; | 好 | 大土坪村为巴东县乡村振兴试点村之一,区域内水、电、路、网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建设,区域交通条件全面改善。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7 | 宣恩县李家河镇金陵寨村 | 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率100%,生活污水处理率85% | 金陵寨村在垃圾中转站2.5公里范围内,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都达到95%以上。 | 好 | 金陵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.05% | 好 | 村内现已入驻恩航农业、富源农业、食源农业三家农业企业,流转土地2000余亩,发展白柚、樱桃、蔬菜等产业。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8 | 咸丰县清坪镇清水塘村 | 建有污水处理厂,生活污水处理率80%,无黑臭水体,饮用水合格率100% |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100% | 好 | 无害化为生厕所普及率94.15%。 | 好 | 投入15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,目前由驻村帮扶60 万元资金对本村张家院落穿心店民居环境改造“以奖代补”工程全面完工,现已成功申报拟列入古树院落。清水塘村的油茶种植面积达1206 余亩,白茶 400余亩逐步进入增收期,清水塘村“两茶”产业的兴起,给村民铺设了“家门口的就业路、致富路”。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9 | 咸丰县清坪镇中寨坝村 | 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%,生活污水治理65% |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100% | 好 |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8.67% | 好 | 投入600余万元改善基础设施,中寨坝村在2022年度全镇生态环保工作和全镇烟草工作考核中被评为“优秀村”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10 | 来凤县大河镇龙潭坪村 |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85% | 实行“村收集,镇转运,县处理”,放置垃圾桶,垃圾清运至县城做无害化处理。 | 好 |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% | 好 | 实现了由原来农村脏、乱、差的现状向村风文明、村容村貌整洁的新农村转变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11 | 来凤县漫水乡胡家坝村 | 安全用水农户覆盖率100% | 集中处理率达100% | 好 | 完成年度任务 | 好 | “树典型之宝”选树“最美”典型11人(户)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12 | 鹤峰县下坪乡上村村 | 生活污水治理率96%,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率99%。 | 修建174口垃圾池,实行垃圾定点投放,垃圾清运率达到100%。 | 好 |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%。 | 好 | 全村虽只有耕地1608亩,但通过套种、轮种、开荒的方式,发展茶叶600亩、烟叶300亩、中药材200亩,仅这三项产业,全村每年可实现经济收入200余万元。。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
13 | 鹤峰县下坪乡江坪村 | 生活污水治理率96%,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整治率95%。 | 生活垃圾定时清运保洁,垃圾收集处理率100% | 好 | 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%。 | 好 | 该村属于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。与鹤峰屏山景区毗邻。这里曾是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。 | 完整规范 | 无 | 是 |